沙比尔·拉提夫(Shabbir Latif)是6秒钟的情商实践家和高级讲师,他的生活经历展示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重要区别。
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个面临着重大挑战的人(无论是健康还是其他方面)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对方?
也许你自己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你对他人的回应有何感受?你希望他人作何回应?
我被确诊患上了帕金森症。现在还处于非常早的早期,只有右手手指会出现颤抖。
听到这些,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种反应的出发点是什么?
每次我告诉别人我患上了帕金森症(在他们注意到我颤抖的手指后),他们的反应都是:
“哦,不会吧!” 或者 “哦,天哪!” 或者 “哦….!(令人反感的语气)”
人们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回应,是因为他们想到了最糟糕的情况并且想象如果自己患有重症会有何感受。只有一个人问过我我自己对此有何感受。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同理心等情商技能,我觉得我自己的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对同理心的理解。
如果人们问我我对自己患上帕金森这件事有何看法,我的回答是:
“我把它看作是上帝/宇宙/至高力量给予我的馈赠,它可以让我变成自己从未想象过的样子。”
人们会猜测,我会对此感到悲伤、愤怒或者其他不愉快的情绪,但其实,我的感觉是平静而充满能量,并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至少我的意愿是如此)。虽然我常常听到别人告诉我,我将来需要面对什么样的情况以及我有哪些选择,但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把这件事看作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我关注的是最积极的可能性,并将继续关注“我可以做什么”,而不是“我不可以做什么”。
运用同情心还是同理心?
在我看来,同情心是想象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会有何感受,而同理心则是切身去感受对方的感受。
同情心是以我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而同理心是以别人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他们。
心理学家马可·亚科博尼表示,人类拥有一种可以感受他人情绪的“镜像神经元”;如果我们的自我意识较强,不会被自己的一些强烈情绪搞得不知所措,如恐惧、悲痛甚至兴奋等,那我们的同理心就会较强。
如何应对挑战?
所以,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呢?如果你遇到一个面临重大挑战的人,你可以选择:
-
- 留意自己的反应,停下来,做几个深呼吸,然后有意图地选择自己接下来的行为。
-
- 留意这些情绪背后的想法,探索其他可能的选择。
- 带着同理心和好奇心询问对方:
- 他/她对这件事有何感受?
- 他/她的目标或愿景是什么?
- 他/她可以如何确立一个目标?
- 你可以如何帮助他/她实现他/她的目标?
如果你自己遇到了一个重大的挑战,你可以选择和我一样,选择:
-
- 不带评判地接受现实。艺术家菲尔·汉森(手指神经失调,会不自觉地颤抖)发现:“接受自己的缺陷其实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 (随文附上他在Ted的演讲)
-
- 运用同理心和好奇心,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
-
- 关注“我可以做什么”,而不是“我不可以做什么”,然后挑战自己的极限。
- 如果我遇上对我抱有同情心的人,我会选择运用同理心来对待他们。
Phil Hansen (拥抱颤抖) 中文字幕TED <用腾讯视频观看>
此文首发于沙比尔·拉提夫的网站http://www.shabbirlatif.com/ ,并授权六秒钟情商转发。其他公众号若想转发,请先获得作者书面授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