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Huang, Chamie | 3月 19, 2020 | 6秒钟, 生活情商
生活中,常常会有人用“悲观的人”、“乐观的人”给自己或他人下定义、贴标签。但其实,悲观或乐观,反映的是一个人对于自身和外在世界的评估和判断风格,或者说对于具体事件的应对方式。 心理学家 Julie Norem 认为(2001): “尽管我们总习惯将乐观与悲观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但实际上,绝对的乐观者或绝对的悲观者是极少数的。”过度乐观或悲观都有不利的一面,既然它们是对于具体事件的应对方式,就不要轻易把自己定性为“悲观的人”,你可能只是没有习惯用乐观的方式,也就是我们说的“乐观思维模式”来应对这件事。...
由 Huang, Chamie | 3月 17, 2020 | 6秒钟, 生活情商
不论你是否愿意相信,世界的本质,就是关系。每天我们都在鸡毛蒜皮、柴米油盐里、鸡飞狗跳、嬉笑怒骂中度过,每天都要处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外界的各种关系。无论是爱、关怀或感激,还是不满、介怀或怨怼,情绪的觉察和表达才是沟通人心、建立关系的不二之选。 想起电影《囧妈》中的一些片段——在“母亲”的长期控制下,“儿子”的感受几乎从未被看见过: – “你应该吃这个,这个对身体好; – 你应该要孩子了,现在是要孩子的时候了……” –...
由 Huang, Chamie | 3月 11, 2020 | 6秒钟, 生活情商
如何理解他人:提问、倾听和真诚 这是一段每天都在世界各地要上演数十亿遍的对话: – “嗨,你好吗?” – “我很好,谢谢。你呢?” – “我也很好!” 然而,这却是一段极具误导性的对话。看似产生了交流,却恰恰阻碍了交流。 因为在这种“寒暄”的情境下,双方其实并没有进行真正的信息交流,而是在相互“欺骗”。提问的人,假装自己真的看到和听到了对方的答案。回答的人,也只是在遵循惯例,并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为什么呢?因为: – 安全 Safety。这样才“正常”,才会让人觉得舒服。...
由 Huang, Chamie | 2月 28, 2020 | 6秒钟, 商业情商, 生活情商
珀特博士(Dr. Pert)解释称,情绪不仅仅是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它们是一种电化学信号,可以在全身传递情绪信息。这些信号是肽的混合物,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随着我们的感觉发生变化,这种肽的混合物会游走到你的整个身体和大脑。而且,它们正在改变你体内每个细胞的化学性质,并将振动传递给其他人。”...
由 Huang, Chamie | 2月 27, 2020 | 6秒钟, 生活情商
人们有时会把“愤怒”、“恐惧”、“焦虑”这样的情绪称为“负面情绪”或“坏情绪”,觉得一定要“控制”或“压抑”这些情绪才更好。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试想一下…… 在新冠肺炎的严峻形式下,如果我们完全没有“恐惧”、“担忧”这些情绪跳出来提醒我们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会发生什么呢? 当我们自己或看到他人遇到不公正的对待,如果完全没有“愤怒”这种情绪出现来,让我们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和他人,又会怎样呢? ……...
由 Huang, Chamie | 3月 10, 2020 | 6秒钟, 生活情商
当人们的感受很强烈时, 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了一些很强烈的东西。 现在,这些感知可能是准确的, 也可能并不准确。 但是,这些感觉一定是真实的。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感受。 COVID-19(2019冠状病毒病)在全球许多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始蔓延……在病毒带来的不确定性下,我们所感受的焦虑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与大家分享6秒钟情商首席执行官Joshua Freedman带来的这个视频《焦虑与意义 Anxiety and Purpose》,希望能支持你找到“焦虑”背后的力量源泉。 当我们在5年或10年后回顾现在, 我们希望如何看待自己?...